法治建設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 ——阜新市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三周年情況
發布時間:
2021-07-08
“十三五”是我市中蒙醫藥事業發展勢頭好、服務水平和影響力大幅提升的一段具有歷史意義的時期。我委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利民惠民為宗旨,以服務網絡和隊伍建設為重點,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按照夯實基礎、補齊短板、筑牢網底、注重內涵、提升質量的工作要求,在充分發揮我市民族醫特色優勢的基礎上,穩步提升中醫蒙醫藥的健康服務能力。特別是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實施以來,讓中蒙醫藥作為衛生、經濟、科技、文化、生態“五種資源”的定位深入人心,中蒙醫藥振興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性機遇。法治體系“踩足油門”加速構建,不斷“激活”中蒙醫藥服務供給能力,這部立得住、行得通、用得上的法律,加上阜新市地方性相關配套措施的“默契配合”,系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讓廣大市民真切的感受到它給我市中蒙醫藥行業帶來的深刻變革。
一 、建立管理體系,加強中蒙醫組織保障
為傳承和發展我市中蒙醫藥事業,結合我市的民族醫特色優勢,我委認真貫徹落實《阜新市促進中蒙醫藥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阜政發[2018]14號),協助市政府統籌推進全市中蒙醫藥工作。市衛生健康委單獨設立了中蒙醫藥管理科室,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也單獨設立了中蒙醫藥管理科室,增加了專門管理人員,為全市中蒙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傾斜政策支持,做好中蒙醫醫改工作
為全面做好城市公立中醫醫院改革工作,完善價格補償機制,開展1家市級公立中醫醫院醫療價格測算,經充分研究論證,與市發改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阜新市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阜發改發[2017]210號),確保了我市中醫醫改的順利啟動,實現平穩過渡。緊跟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的步伐,開展了3家縣級公立中醫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測算工作,經測算和研究,與市發改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調整我市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通知》(阜發改發[2017]325號),確保縣級公立中醫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工作的順利實施。這種舉措不僅及時完善調整了中蒙醫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和價格,更充分體現了服務成本和技術勞務價值,進一步促進了中蒙醫診療技術的臨床應用。
三、實施發展舉措,提升中蒙醫服務水平
1.擴大適宜技術覆蓋范圍。按照國家、省中醫藥管理局的文件精神,結合我市的民族醫特色優勢,我委制定并下發了《阜新市基層中蒙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和《阜新市促進中蒙醫藥發展實施方案》。《中醫藥法》的實施,如同催化劑一般,加速了我市地方政策的落地實施。“西學中”人才培養、兩縣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建設、中醫館和國醫堂建設等,積極推進基層中蒙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從2017年起,我委委托阜彰兩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為五區人員培訓中醫藥適宜技術。截止目前,縣級基地推廣向基層醫療機構累計推廣42項技術,參加培訓人員約3000余人次。全市有10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98%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半年的指標基本已達到了2020年全年的目標。
2.積極申報專科和綜合服務區建設。縣級以上中蒙醫醫院進一步加強中蒙醫特色優勢專科(專病)和臨床薄弱專科、醫技科室建設。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重點專科4個、國家級特色專科1個、省級重點專科6個、省級特色專科4個,全市共有4家公立中蒙醫醫院,100%的醫院達到了二級甲等中蒙醫醫院水平。全市共有1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比為100%)和59個鄉鎮衛生院(占比為92%)設立了中醫館、國醫堂等中蒙醫綜合服務區,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均能提供治未病服務,在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防治以及疾病康復中充分發揮了中蒙醫藥的特色優勢。
四、打造人才戰略,培育中蒙醫人才隊伍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中蒙醫藥事業的發展,最根本的是人才。深入推進“人才促進”戰略,構建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以及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蒙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高中級人才的打造與儲備,啟動名老中蒙醫師承工作,目前已建設完成的有國家級名醫—白鳳鳴傳承工作室、省級名醫趙金福、韓福印工作室。市中醫醫院還先后成立“石學敏院士工作站”、“廣安門醫院賀用和教授工作室”。此外,我委積極通過“西學中”、“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名老中蒙醫師承教育、市級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等多種形式,大力推進基層衛技人員中蒙醫藥學歷教育,逐步形成定位明確、層次清晰、銜接緊湊的中蒙醫藥人才梯隊。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3個國家級傳承工作室、2個省級傳承工作室、1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賀用和教授工作室,全市共有全國名中醫1名、省級名中醫4名、師承人員6名、中蒙醫護理骨干人才3名,加強基層西醫人員中蒙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通過參加“西學中”培訓班,對在職在崗以西醫藥知識為主的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臨床類別醫師等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加強中蒙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規范和提高其運用中蒙醫藥診療知識、技術方法處理基層常見病和多發病的基本技能,鼓勵基層西醫人員提供中蒙醫藥服務。2017-2020年,全市共選派88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參加了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西學中”培訓班。由于中醫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西醫大夫學習中醫的熱情非常高,2019年市政府投入40萬元用于開展市級“西學中”培訓班,培訓人群重點面向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為全市培訓123名中蒙醫藥人才。
五、推進創新改革,釋放中蒙醫產業活力
我市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中蒙醫藥產業涉及中蒙醫醫療、養生保健、健康養老、健康旅游等諸多領域,產業鏈長、融合度高、拉動作用強。我委積極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全鏈條、多環節開發運用中蒙醫藥資源。主要措施有兩種:一是自《中醫藥法》實施以來,我市積極鼓勵一些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借力中蒙醫“治未病”理念、中蒙醫藥養生保健特色服務等,全力打造“醫養結合”新機制,力求為老年人營造舒心、安心、精心的“無憂夕陽紅”。二是積極打造中蒙醫藥康養綜合度假區,推動“旅游+中醫藥”融合發展,同時以寶地中醫醫院和寶地溫泉斯帕度假區為融合,全力打造阜新市健康產業園區。阜新市東梁鎮衛生院和阜新寶地斯帕溫泉度假區成功創建了第一批遼寧省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示范單位和第二批遼寧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單位,今后我市將以成功創建的示范單位為典型,通過“以點帶面”的作用將典型經驗和做法向全市鋪開,預計到年底,全市將有2-3家中醫醫療機構(中醫示范服務區)的中醫藥健康養老模式將建成。
六、發揮資源優勢,樹立民族醫特色品牌
1.梳理中蒙藥資源普查成果。投入34.2萬元用于蒙藥資源普查,遼寧省蒙醫醫院借此契機組織普查小組對阜蒙縣的中蒙藥資源分類、分布、栽培情況、重點中蒙藥蘊藏量等中蒙藥資源進行調查,收集與中蒙藥資源相關的傳統知識,在梳理中蒙藥資源普查成果的同時,編制成冊,同時,遼寧省蒙醫醫院蒙藥材館館內還收藏了蒙藥材臘葉標本110種、浸液標本30個、個體標本31種,成為人們認識和了解蒙醫藥的窗口。
2.發揮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單位作用。遼寧省蒙醫醫院創建為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后,更加注重宣傳和傳承中蒙醫藥文化,蒙醫藥博物館珍藏蒙醫藥文物、古籍1000余冊、驗方、秘方500多條、器械400多件、曼卡10余張;不僅成為醫院的文化傳播重要基地,也成為了百姓了解蒙醫藥歷史文化的基地。
3.加快民族制劑科學精準發展。為進一步提升我省少數民族醫藥制劑能力,促進少數民族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投資200萬元用于改善遼寧省蒙醫醫院制劑室條件、提高制劑配制能力、優化生產流程、提升制劑質量,切實提升遼寧省蒙醫醫院的制劑研發和配制能力,加強了民族醫藥在在防治常見病多發病中的推廣和應用。
4.擴大蒙醫藥的臨床使用范圍。根據《中醫藥法》的規定,蒙醫藥院內制劑批準文號的且在臨床上長期使用療效穩定的方劑已向遼寧省中醫藥管理局備案使用,大大拓寬了臨床蒙藥的使用范圍。《中醫藥法》實施后,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成立了29個分會,多個分會當中的理事、常務理事和副會長都由遼寧省蒙醫醫院的骨干人才擔任,同時,遼寧省蒙醫醫院成為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護理分會承辦單位、遼寧省蒙醫藥學會承辦單位以及遼寧住院醫師蒙醫藥專業規范化培訓基地,提高了遼寧省蒙醫醫院在全省乃至東北地區的知名度。
七、彰顯文化自信,弘揚中蒙醫健康文化
中蒙醫藥包含著我國古老素樸的唯物辯證法,在數千年的發展進程中,不斷吸收和融合各個時期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文思想,成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委堅持古為今用、守正創新,利用“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融合中醫藥法、國民教育、道德建設等內容走進學校、社區、軍隊,大力宣傳中醫藥文化。同時,每年組織阜彰兩縣實施中蒙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工程,使藏在古籍、散在民間、融在生活、用在臨床上的中蒙醫藥養生智慧鮮活起來,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引導群眾自覺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樹立正確健康觀。定期組織市內學術水平高、有影響力的專家,充分利用官網、微信公眾號、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中蒙醫藥養生保健知識。
截止目前,以市衛生健康委為單位共組織兩次紀念《中醫藥法》頒布實施的大型活動,每年以中蒙醫院為單位組織中醫中藥中國行系列活動不少于16場、中醫藥文化巡講活動不少于24場、中醫藥法學習宣傳活動不少于24場、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活動不少于14場、省級以上媒體刊登報道16次。
《中醫藥法》頒布實施三周年,雖然我市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然而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未來中蒙醫藥產業也將迎來更為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委將一如既往的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全鏈條、多環節開發運用中蒙醫藥資源,提升中蒙醫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對脫貧攻堅的精準度、對綠色發展的帶動度,為阜新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
相關新聞